【资料图】
自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澜沧县竹塘乡依托中国工程院的强大科技人才力量,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带领下,在云山村蒿枝坝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冬季马铃薯,成功打造了科技扶贫“试验田”。结合“党组织+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有机三七种植以及畜牧养殖、杂交水稻旱种等科技示范项目。8年来,竹塘乡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产业 科技赋能促增收”的特色之路。
抓组织建设 促强基固本
竹塘乡党委坚持“一盘棋”思想,狠抓组织体系与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乡53个党组织高标准完成规范化建设,蒿枝坝党支部成功创建为“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25名、村组后备干部230名,发展党员15名,储备积极分子65名。高质量完成“大岗位制”工作,回引人才11人。
抓科技帮带 促人才培养
在院士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技小院为阵地,采取“理论+实践”“线上培训+线下指导”和“农技人员+党员+农户”的方式,先后举办林下中药材、冬季马铃薯、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46个技能班,培训了2800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深入挖掘“农民院士”朱有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感人事迹和心系农民的百姓乡土情怀,建立了澜沧县时代楷模精神学习教育基地。
抓多元产业 促群众增收
在发展好生猪、肉牛、甘蔗、咖啡、茶叶产业的同时,培育了湖羊、马铃薯、林下黄精、林下中药材、水稻旱种、花椒、坚果等一批新兴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特别是推进“肉牛+保险+信贷”养殖模式发展肉牛产业,加大“双绑”模式推广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建立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利用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户的支持力度,打通产业带动精准到户的利益联结路径,目前已完成利益联结双绑3488户12840人。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鲍茜茜 杨双江 杨梓 编辑:罗元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