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盒者,有盖有身,合二为一,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古称为“合”或“合子”,取其闭合、聚合之义。在这看似简单的容器里,蕴藏着古人朴素的生活智慧,亦成就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日前“合子记——陈国桢藏中国古代瓷盒展暨陈国桢捐赠古代陶瓷展”开幕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举行。 本次展览以陈国桢先生所藏瓷盒系列为主体,通过合之始、合之形、合之色、合之文、合之用五个单元全景展示元代以前中国古代瓷盒的主要发展轨迹与基本面貌,反映古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审美,探究小小瓷盒背后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弘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此次展览是首个由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自主策划并实施的古代文物类临展,展出的188件/组三国至元代的瓷盒中,有不少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团队秉承“精、特、美、雅”的理念,在主题选定、展品遴选、内容诠释等方面以更有高校博物馆特色、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进行解读,以进一步贴近师生和社会公众的观展需求。 2022年12月陈国桢先生慷慨赠予上海交大33件中国古陶瓷,这批跨越西周至宋代、系统反映越窑发展历程的文物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书画篆刻家徐庆华,作家、学者余秋雨挥毫为展览题写展名、书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陶庆为展览翻译展名;海派书画家奚文渊专门为展览创作《晓妆图》;陶艺工艺美术大师陈鹏飞、梁贵福等为展览设计制作文创瓷盒……
此次展览探索高校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可持续合作发展的有益尝试,上海交大与捐赠方通过藏品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活化与创新了文物资源与传统文化的展示力与传播力。
“展教结合”是现代博物馆展览发展的重要趋势。自2021年4月文博楼建成开放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及其下设博物馆群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展陈教育体系。展览期间,学术讲座、博物馆之夜、陶瓷工作坊等一系列由馆内教育人员策划、学生志愿者参与、专业课程合作、社会力量助力的活动将陆续推出,为观众提供多元化、情境式的参观和学习体验,更好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作用。
本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承办。
展览持续至10月8日,展出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一楼二号展厅。校外观众可关注“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通讯员 厉樱姿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