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守护家门口的青山绿林
本报记者 王露橦 通讯员 孟丰敏 郭铸锋
4月30日,日出时分,阳光照进信都区宋家庄镇大北沟村的密林,护林员桑小强穿戴整齐,带着无人机,骑上摩托车:“巡山去。”
全村3名护林员中,桑小强算是工作年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一个,村里4个森林防火巡山点位,他包了2个。工作时间,如果他不在村口防火检查站执勤,也不在山上,就一定是在去巡山的路上。“早晨天刚亮、下午三四点钟,这两个时间上山人员最多,我得盯着,一旦发现有人在山场逗留,立即劝返,坚决不能留下安全隐患。”桑小强告诉记者,每年“五一”小长假,随着气温上升,上山游玩的游客、驴友增多,巡山的频次还要随之加密。
桑小强巡山的2个点位,分别是村北的大安岭和村西的大灰窑沟,两处山场的公益林面积加在一起,共有1643.49亩,主要树种有板栗、柞树、油松、洋槐等。“以前村里人在山上务农的多,大家伙儿生火做饭,捡拾山场上的树枝、落叶烧火。”桑小强说,“现在各家各户务农的少了,家里也通了天然气,不用烧柴了,山场上树枝、落叶大面积堆积,一旦一个点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桑小强有了一个新帮手——无人机。以四面环山的大安岭为例,单靠地面巡护方式巡山,一个人一整天都很难走完整片山场,距离较远的着火点也不易被发现。现在,桑小强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借助无人机,清晰观察到数百米以外山场的实况。“你看,这儿就是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边是北坡的核桃林,只要有人在野外的生产行为和松鼠、野兔、黄羊等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桑小强给记者展示无人机传回手机的实时视频影像。
桑小强说,山场一旦有着火点,出现轻微冒烟,无人机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届时,护林员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救援人员最快可以在20分钟内赶到目标地点。为把隐患打早、打小,每天大家伙儿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守护家门口的青山绿林,确保万无一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