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六
每天解锁一个中轴线地标
一起“云”端贺新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年初六
酒旗戏鼓天桥市
戳图进入
↓↓↓
大年初六 酒旗戏鼓天桥市
新春佳节,是京城百姓阖家喜迎传统农历新年的团圆节日,也是京味儿民俗文化氛围最浓郁之时。在北京古老的中轴线南端,有个地方被人们称为 “北京民俗活的博物馆”,深受新老北京人乃至中外游客的喜爱。这里既有古意盎然的非遗绝活儿表演,也有富于时代新韵的剧场文化演出,它,就是和欢乐须臾难分的天桥。 位于南中轴的天桥,因有皇帝祭天必经的一座御桥而得名。这里历经元、明、清三代,到民国初期已是层出不穷、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表演的黄金地界儿。无论市井百姓抑或文人墨客,都爱逛天桥,在欢乐中流连忘返。 1949年2月,天桥随着北京和平解放而获得新生,京味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1956年以后,不少活跃在天桥的艺人陆续参加了北京或全国各省市的国营剧团、曲艺团、杂技团,在更大的舞台上为观众展示一身的本领。 天桥的露天场子同样还有民间艺人的演出,摔跤的、变戏法儿的、演曲艺的,招得不少大人孩子看上了瘾,每周都要去个一两回。这里,是许多上了年纪的北京人的快乐记忆。 戏法是源于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表演。天桥穆派戏法正是凝结着老祖宗智慧的中国传统戏法,和只能正面看否则容易穿帮的西方魔术不同,讲究让观众在四面八方随意观看。因为观众围着看也看不出破绽,因而十分令人着迷。图为2006年春节,天桥穆派戏法传人田学明等正在表演《金玉满堂》。 1985年,地坛春节庙会恢复,老天桥“八大怪”中一批老艺人的后人前来献艺,为人们表演老北京民俗绝活儿。当年在天桥撂地表演中最受欢迎的中幡、摔跤,由宝三(宝善林)传人付家父子传承表演。金鸡独立、霸王举鼎、苏秦背剑——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掌、肩膀、额头、下颚上下飞舞、交替腾挪,幡面的彩绸迎风飘逸,竿顶的璎珞宝盖叮咚作响。围了里里外外十多层的观众看得痴迷,后边踮着脚也看不到的索性爬上了附近墙头……拉洋片是北京地区民间传统曲艺形式,艺人一边拉动绳子变换图片,一边通过独创的唱词唱腔来表演图片内容。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幼时就非常喜欢去天桥坐在长板凳上看拉洋片。图为1985年,老艺人“大金牙”之孙“小小金牙”罗浩然表演祖传技艺拉洋片。叶用才摄
就这样,天桥民俗绝技伴着京城百姓的欢声笑语走进了新世纪。中幡第五代传人付文刚创出“倒踢紫金冠”“龙抬头”“燕子啄泥”等40多个新绝活儿,来自英国的洋学生也投到他门下,学起了中国功夫。 在创新发展的传承之路上,天桥中幡、摔跤分别在2006年、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桥拉洋片、双簧、赛活驴、穆派戏法等也跻身西城区级非遗。中幡表演起源于晋朝。老北京天桥以中幡撂地表演最为著名,由竹竿制成的中幡竿顶有红罗伞,伞下还有绣字镖旗和铃铛,很有气势和喜庆劲儿。深受群众喜爱的国家级非遗——天桥中幡,不同于各地其他中幡的特色在一个“耍”字:将中幡直接用脑顶接住称为“脑剑”,一个大拇指托住中幡称为“金鸡独立”。图为2016年春节庙会上最抢眼的老天桥中幡表演。孙山摄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国粹艺术始终传承有序。图为在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之际,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活动现场的京剧表演。阎彤摄
2015年,老天桥添了一座琉光璃彩的新剧院——天桥艺术中心。这里上演的《歌剧魅影》《叶甫盖尼·奥涅金》《牛天赐》等中外剧目炙手可热,常常要排着大队买票。新剧院开业四年票房即过亿元,成了北京新十大文化消费地标之一。2015年开业的天桥艺术中心,是新天桥艺术的代表,也是北京新十大文化消费地标之一。图为2020年在这里盛大首演的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方非摄
2015年,首届天桥小年文化庙会在天桥剧场举行,观众们在这里聆听北京曲剧的韵味,还现场体验书法拓印、风筝制作、艺术剪纸等非遗项目,感受老北京传统文化。李继辉摄
2017年,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民间瑰宝 魅力之都”2017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尚创意设计大赛活动获奖作品展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展会上,一名小朋友正在摆弄以传统兔爷形象为创作灵感的“兔爷象棋”。方非摄
如今的天桥,既是传承百年的老北京民俗文化象征,也是中外艺术交相辉映的北京演艺新地标。艺贯古今、雅俗共赏,就这样完美地融合在北京南中轴线的地标——天桥,期待未来的它能为北京中轴线书写更多精彩。 写留言